股票如何申请杠杆 关于“去旧换新”的逻辑思考
发布日期:2024-11-15 21:14 点击次数:116
(本文作者廖群为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一、新战略信息令人鼓舞,“去旧换新”呼之而出
2024年3月12日和13日国务院分别印发了《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两份文件。
两份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紧密相联,可以说前者是原则和规划,后者是具体的实施方案,释放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战略信息。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两份文件将有助于在此重大问题上建立起共识。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的发展。谈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新兴产业,特别是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当然没错,没有新兴产业的兴起,也就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应有现有产业或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这样才能够完整地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其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核心,即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都是赋能产业,“数字+”和“绿色+”产业都负有对其他产业——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分别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升级的使命。也就是说,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是否成功发展,要看被赋能的其他产业是否实现了改造升级。这也同时说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其与新兴产业的兴起共同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双支柱。双支柱缺一不可,否则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是瘸腿的。
《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这一发展战略思想,指明了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确定了现阶段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路径是标准升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了现阶段的具体行动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设备更新,就是新设备置换旧设备;消费品以旧换新,则是以旧产品来换新产品,其实都是“去旧换新”。“去旧换新”战略于是呼之而出,指出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即各行各业实行设备或产品的“去旧换新”。
关于“去旧换新”,有几个要点值得一提。首先,既然“去旧”,当然包括传统产业,指出传统行业的再生之路;其次,同时“换新”,又是对新兴产业和新产品而言,为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发展开辟道路;再次,具体对象为设备和消费品,设备包括机器、仪器与装备,消费品则应为耐用消费品;最后,设备和消费品涵盖各行各业,“大规模”强调其广泛性。
二、“去旧换新”是增长压力缓解的良方:有效性逻辑
关于经济增长,有两种广泛应用的经济理论,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另一种是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是从需求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由此来看,供给决定经济增长和需求决定经济增长似乎是独立并行的。
问题是,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两者不可能独立并行。供给和需求经常被称为经济的两端,但却不能认为其是经济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应视其为经济的正反两面或两个维度。供给和需求共同构成经济循环,两者同时扩张时,自然有经济增长。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扩张呢?这就涉及通常所说的“木桶原理”或称“短板理论”。“木桶原理”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即“长板”,而是其最短的板块,即“短板”。可将供给和需求看成是组成经济这个“木桶”的两块木板,把经济增长看成“木桶”的盛水量,则在供给和需求不能同时扩张时,经济增长由处于“短板”的一方决定;如“短板”一方不能扩张,则“长板”一方扩张得再快也无济于事。也就是说,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经济增长在供过于求时由需求方决定,供不应求时由供给方决定。
现在问题是,作为“短板”的需求难以扩张至作为“长板”的供给水平。在消费和投资需求双双踏步不前、总需求扩张缓滞的形势下,如何促使经济增长呢?逻辑上很显然,就是创造需求,且为了更快地达到供求平衡也减少供给。“去旧换新”正是有效地兼顾了两者,“换新”直接创造了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去旧”减少了供给,即为“换新”腾出了空间,打开了“需求”之门,又促使供求加快向平衡方向发展,为今后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如此的“去旧换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在我国显著地高于在他国。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因为产品质量比较均衡,新、旧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不大,“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不那么强,而我国还属于发展中经济体,虽然产品总量供过于求,但产品质量分布不均,新旧产品之间质量差别很大,“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明显更强。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区别则在于这些经济体的新产品质量显著低于我国,因而“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也相应地低于我国。
以汽车为例,在我国,目前“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在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都到了“去旧换新”阶段。据有关部门预计,仅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就能创造超过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相当于我国GDP的0.8%以上,不可谓不大。
这就意味着,我国“去旧换新”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有效性,为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快于他国创造了根本条件。
所以说,“去旧换新”正是对症下药,是有效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良方。
三、“去旧换新”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要性逻辑
“去旧换新”不仅是当前缓解我国经济增长压力的良方,也是今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强势增长了46年,年均增长9%,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经济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过去46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和中高速增长,其根本性原因,一是改革开放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二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仍为短缺经济,因而内需异常强劲;三是2001年加入WTO后外部环境大幅改善,外需迅速扩张;四是在很长一段时期享受了庞大的人口红利。但这些经济增长动能都在减弱或消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历史性地减慢;内需异常强劲变成了内需相对不足;入世效应已近饱和,美国打压又进一步重创外需;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弱。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促进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在改进供给能力和质量,而根据前述“木桶原理”,首先应该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要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就要求创造内需,即创造消费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去旧换新”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良方。
有必要再次强调,我国经济供大于求是指总量上供给大于需求,但如果考虑质量,形势将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仍有相当多的旧产品质量尚在中低水平,离现代化标准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较大差距。比如,目前大家谈论最多的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6平方米,套户比(平均每户家庭拥有住宅套数)则市场估计在1.1左右,均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总量上可以说已供过于求。但必须看到,如图3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中,不到一半是2000年以后建造的商品房,而其他一半多为非商品房,大部分是在2000年以前所建。非商品房中的大部分,涉及4亿左右的城镇居民,包括1.8亿进城农民工,各方面的质量都离现代化住房标准有很大差距,迟早需要置换。
因此,如果我国消费和产业结构要实现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中低质量的旧产品与设备就必须被淘汰,代之以高质量的新产品与新设备,也就是“去旧换新”。如果消费者都用上了达到现代化标准的产品,企业都装上了现代化标准的设备,就可以说我国经济实现了现代化;否则,就不能算实现了现代化。也就是说,从提升经济质量的角度,“去旧换新”也是必然途径。
四、“去旧换新”理所当然:正当性逻辑
(一)不是浪费,是迈向现代化,是值得的
“去旧换新”,按传统观念是浪费,是不值得的。旧的产品尚且能用,为何要换呢?这种节约性思维在供不应求的产品短缺年代是美德,但在供过于求的产品剩余年代则是不值得提倡的旧习。能用不见得就用得满意,就像家电,很多功能不强且经常会坏,使人烦恼;住房,很多老旧、空间狭小与配套欠缺,令人不适;设备,很多陈旧落后,产出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佳,还需经常维护,使企业家头疼。
所以,要用得满意,就必须以新的家电、住房或设备取代旧的。取代完之后用得更满意了,就是消费和产业升级,就是向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就是值得的。这正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否则,一直用旧的产品或设备,生活和生产活动如何能够实现现代化?
以上内容为本站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采购人名称:常山县招贤镇山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二)人为创造需求是稳增长所需
“去旧换新”的确是在人为地创造需求。但这是稳定经济增长所需,也是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本意。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后,各国政府决策者多青睐凯恩斯主义,一有需要便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创造了需求和保持了经济增长。实际上,人为创造需求的例子比比皆是,且人们已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最典型的如手机,过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新的版本。每个新版本中的新功能都对应着消费者的新需求,但这些新需求并不是消费者主动提出来的,而是手机公司用供给调动和刺激出来的。即手机公司前瞻性地设计和创造新的功能,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新功能;消费者发现新功能很有趣,于是购买新版手机并消费新功能。目前正在流行的新能源汽车中安装智慧设备也是这种情形。
所以,人为创造需求并不新鲜,而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我国经济也已经到了需想尽办法创造需求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提升经济质量的阶段。否则,经济增速就会过早地滑向全球平均水平,经济质量也难有根本性的提高。
(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去旧换新”来落实
在供给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即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经济结构改善和市场机制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但如前所述,经济增长需要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迈进和发力,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并不排除需求端“去旧换新”;非但不排除,而且相辅相成,互相支撑。
这是因为,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成果最终要通过需求端的“去旧换新”来落实,如科技创新的成果必须落实在更高质量的新产品上,如果没有“去旧换新”,新产品没有需求空间,则科技创新的成果就没有市场和得不到落实,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基于上述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正当性逻辑,应该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那样,在全国各地及各行各业掀起一个“去旧换新”的经济浪潮,夯实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廖群
相关阅读 透视三季报,看中国平安的“稳与进” 83 10-21 18:32 杨德龙:多重利好政策措施不断出台 资本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杨德龙作为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对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在政策底和市场底形成共振的背景下,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强势上涨,但也提醒投资者需注意市场节奏,保持理性投资态度,并强调了避免使用杠杆的重要性。
61 10-09 23:53 家乡鹤山:中欧合作新星,我们共同的骄傲家乡鹤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江门对接广佛的“北门户”,也是连接珠三角和粤西的重要节点。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家乡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无限可能。
59 10-08 10:39 自然资源部:继续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3年,全国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4个千亿方级气田,钨、钼、锑、晶质石墨、磷矿等矿产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锂、钴、镍等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99 09-19 13:36 廖群:“去旧换新”须努力提升市场主体支出意愿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崛起股票如何申请杠杆,“去旧换新”不仅是良方,而且是必由之路。
17 09-11 15:4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上一篇:现在股市还有杠杆吗 24一汽租赁SCP009交易量0.5000亿元,最新收益率2.1298%
- 下一篇:没有了